北京物资学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的若干措施

发布时间:2018-05-30 浏览量:214 二维码

为更好的促进我校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十三五规划目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以及就业过程中学生及用人单位反馈的问题,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措施。

一、强化高质量就业导向,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引导各专业优化课程进度安排,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暴露的低年级课数量少,专业前沿知识不足、课程安排不利于学生考研和集中实习等问题进一步进行调整。

(一)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建设,强化课程的有效整合。重点避免因人设课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进一步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标准压缩学分。

(二)课程总体进度进行合理前移,合理分配各学期应修学分。提高学生第1-4学期的建议应修学分,考虑到毕业生复习考研或集中实习实践的需求,压缩第7学期的建议应修学分。将大一学生军训活动调整至新生报到的秋季学期。

(三)进一步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数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做到四年不断线。合理布局双语、全英课程,坚持外语四年不断线。

(四)探索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课程大纲,引导课程知识的模块化设计,鼓励课程组按照知识模块进行联合授课。进一步优化课程负责人制、教师工作量计算考核、排课等制度。

二、强化分类培养,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学生考研出国就业创业需求,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实验班和卓越班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实验班精品课程、特色教材、教改项目立项建设。

(一)面向考研学生开展实验班项目。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和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一流专业开展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术精英和行业领袖。按学科专业类别组建实验班,选拔基础扎实、学术兴趣浓厚、具备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重点强化基础教学,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创新能力,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动态选拔、精英教学的途径,争取每年培养100名左右以考研和出国深造为主要目标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面向应用型人才开展卓越班项目。突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相关专业结合实际设立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途径。积极寻求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通过与企业、事业单位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搭建各专业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平台,支持聘请校外专家讲学,建立聘请知名专家和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制度。

三、强化学生基础能力,开展基础课程学业指导和课程改革

(一)提高数学、英语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设立课程固定答疑时间,建立班级学习组或兴趣协会,开展学业帮扶。

(二)深入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推动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综合改革,使思政课程入脑入心;继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强化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三)分层次开设考研辅导,重点面向考研学生开设数学、英语、政治等课程辅导。一是常态化开设校内数学、英语强化系列课程,统一纳入公共选修课体系,供考研学生自由选择;二是在考研学期面向备考学生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开设数学、英语、政治考研辅导课程。同时,适时组织经济学、管理学等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强化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四、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加强专业前沿知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一)进一步开展《专业导论》等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夏季学期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各专业通过独立课程、前沿讲座等形式增加学生接触专业前沿的机会。

(二)开阔学生思想和学术视野,开展校友企业家进课堂。为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促进学生尽早规划、进入未来的职业生涯,同时也为能够更好的面向校友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计划从2018年开始,每年夏季学期由教务处与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举办系列“校友企业家进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统一纳入教学计划。

(三)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专业能力和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积极鼓励教师转变授课方式,开展翻转课堂和探讨式教学,各院部遴选1-2门课程作为教学方式改革的试点,在经过试点、总结和规范的基础上在全校的教师中进行推广。

(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专业知识的融合力度。加大力度开展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利用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推动物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建工作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学院、专业与校外基地联合开设实训项目和开发课程。优化夏季学期的实践教学项目,着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五、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推动教学管理体系改革

(一)推进学分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重修、补考、成绩、学籍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务系统功能,允许学生进行重修、重考,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竞争力。

(二)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以实验班为试点,为本科生导师配备导师,对学生成长成才和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包括德育教育、学业指导、实习实践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重点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优化辅修(双学位)制度,在已有基础上适度扩大辅修(双学位)布点和招生规模,拓宽学生择业领域。

(四)进一步完善转专业制度,放宽转专业条件

 

教务处

2018年4月